行业动态

www.bjytad.com

DNA打拐助102个失散家庭团圆

    3月13日,在河北省公安厅帮助与见证下,来自四川内江的蓝明秀与失散26年的儿子在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相认。最终将母子关系确定的,正是DNA比对数据。

    “父母在广州采样,儿子在邢台采样,两组数据在庞大的DNA数据库中盲比成功。”河北省公安厅DNA实验室副主任张艳霞介绍,蓝明秀与儿子相逢,只是今年该实验室对比成功5例中的一例。

    2009年,公安部建立了一个专门供打拐使用的DNA数据库,河北也在同年建立了与之匹配的数据库,被拐儿童家庭的DNA在数据库中实现了全国范围的盲比。

    “不管孩子被拐到哪里,只要父母和孩子的DNA在数据库中,就有可能实现比对成功。数据上传后,系统会自动进行比对,如果比对成功,就会在电脑上进行显示。”张艳霞打开全国失踪儿童DNA数据库,最上面一条信息正是蓝明秀一家的比对案例。

    相关数据显示,2009年建立数据库至今,河北省公安厅DNA实验室已经帮助102个家庭比对成功,仅2013、2014两年就比对成功50例。

    “现在的打拐环境已远好于过去。”河北省公安厅刑侦局政委毛力偶介绍,河北省公安厅的统计数据显示,传统从家长身边将孩子拐走的案件已大幅下降,现在寻亲的大多是过去拐卖、家长持续寻找的案例。

    按照公安部规定,已经确认被拐卖儿童的亲生父母,解救的被拐卖儿童,来历不明、疑似被拐卖的儿童,来历不明的流浪、乞讨儿童,以及自己要求采血的失踪儿童亲生父母等5类人必须采集DNA数据。

    “目前打拐工作的难度在于,数据库掌握了寻亲家长的DNA信息,但是很难获得被拐孩子的信息。”毛力偶表示,通过DNA数据比对帮助更多家庭寻子成功,有赖于将更多的DNA数据纳入数据库。

    目前,河北将DNA数据采集范围进一步扩展,包括未办理户籍登记的儿童、非亲属关系申报办理户口的儿童、落户时间与出生时间相差较长的儿童、办理收养登记的儿童、教育部门有入学登记但无户籍登记的儿童、群众检举的来历不明儿童等在内的13类人员必须采集DNA数据。

    据介绍,一组血样从基层派出所采集进入DNA数据实验室后,经过提取、扩增、检测、分析四个环节,上传至数据库进行自动对比。每分析比对一组数据,一般需要五六个小时。未比对成功的数据将保存在数据库进入漫长的等待期。

    “没有孩子的DNA,数据无法比对;父母单方采集DNA,会造成数据库中比对出多个数据。”陈源说,尽管DNA比对准确率极高,但由于要求父母和孩子的数据必须都上传至数据库,因而寻找被拐孩子仍然困难,需要社会广大群众关注打拐,积极提供相关线索。


    法制网见习记者 周宵鹏